曾深入人心的地铁规则已名存实亡?网友吵翻,上海地铁回应
近日,关于上海地铁
“先下后上”规则逐渐被遗忘的报道
引发社会广泛讨论
“先下后上”名存实亡?
上下车乱象频发
春节假期结束后第一周,2月7日至12日,记者就此在工作日早高峰8点至10点与平峰下午1点至4点在地铁人民广场站、徐家汇站、世纪大道站、上海火车站等站点进行了观察与采访。
现场:车站广播已无“先下后上”
上下车多为“边上边下”
“先下后上”的前一步,是有序候车。上海地铁站台屏蔽门前区域均有中间“下车”区及两侧“候车”区标识。

不少乘客往往不在候车线内排队,而是直接站在“下车”箭头指向的区域。在上海火车站等大件行李较多的车站,甚至有乘客将行李箱等物品放在下车处堵路。
在列车到站后,完全的“先下后上”几乎绝迹,多为“边上边下”,也有门一开就“钻”上车的情况。
2月10日工作日早高峰期间的9号线徐家汇地铁站,记者更是亲历了一场上下车乘客的小冲突。列车门一开,上车的乘客就从中间和两边挤了上来,将下车乘客挤得找不到方向,只能大喊“先下后上懂不懂”,然后用双手强行开路进而引发口角。
在实际采访中,“先下后上”这条守则人尽皆知,乘客普遍认为“先下后上”避免了上下车人流对冲,减少了安全隐患,也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。
不过也有部分年轻人认为,人流量较大时可以提倡“边上边下”“快上快下”。“有时候车上的人不急着下来,车下的人着急上去”。
运营方:删除提示事出有因
仍旧倡导文明乘车
2006年曾有报道,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高峰时段“请乘客们先下后上,有序乘车”这句宣传语的播放频率达到每分钟近10次。近日,随机乘坐上海地铁多条线路时却发现“先下后上”的提示不见了,站台广播只剩下“上下车当心缝隙,请注意脚下安全,门灯闪烁时请勿上下车”。
针对站台不播报“先下后上”提示语,2月13日上海地铁运营方表示,列车进站后自动触发的广播的确不再播报“先下后上”,从优先级更高的安全角度考虑,播报“上下车当心缝隙,请注意脚下安全。门灯闪烁时,请勿上下车”;但车站还是会根据站台的实际客流,人工进行“先下后上”提示。运营方表示,变更的原因之一是有乘客反映地铁播报内容过多,影响获取到站信息。
今年3月1日,新版《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》将开始施行,第五条仍旧保留了“乘车时应当先下后上”。
争议升级:规则与人性的博弈
网友们各有各的观点
支持强化秩序者
呼吁建立“不文明数据库”
通过人脸识别公示违规者
务实派则指出
部分乘客下车迟缓
地铁关门过快等现实问题
倒逼“抢上”行为
有通勤族分享策略:
“提前几站挪至车门
否则根本挤不下地铁”
综合网友建议来看
一方面
下车的乘客要提做准备
另一方面
地铁开关车门时间还应
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
这样才能保证
“先下后上”有序通行
贝博网站官网快评|倡导“先下后上”,需超越AI式思维
近日,上海地铁“先下后上”的文明公约遭遇挑战,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。
有网友向Deepseek求解,得到的答复虽富有哲理——“上海地铁日均客流量破千万,‘先下后上’这一深入人心的准则,是维系交通秩序的重要基石。如交响乐团之和谐,非指挥棒时刻挥舞,而源自乐手对乐谱的深刻理解。”但这样的回答并未触及高峰时段部分地铁站“边上边下”、甚至“抢门上车”乱象的根源。
提倡“先下后上,排队候车”,不仅是一种文明规范,更是避免乘客对冲、提升地铁运行安全与效率的法门。曾有机构组织40名志愿者实验,对比乱序上车与有序上车的效率差异。结果显示,若从同一屏蔽门乱哄哄一拥而上,上下乘客相互挤撞,耗时竟超30秒;而若分列车门左右两侧,一侧排两列队伍,留出中间通道供下车乘客通行,上下车过程仅需23秒,效率显著提升,摩擦大大减少。
但现实生活中的地铁高峰时段,要乘客们自觉遵守“先下后上”却非易事。人非AI,心理因素复杂多变:有人急于赶时间,忽略了下车乘客,以为早一步上车便能早一步到达;有人见他人一拥而上,便盲目跟随,尤其在人潮汹涌的地铁站,这种群体行为更易被激发;还有人只图自己方便,认为先上车便能抢占好位,免受拥挤之苦。
上海地铁所遇之难题,也是国内众多城市地铁共通的挑战,北京、广州等地乘客都曾在网上热烈讨论。对此,地铁运营方需深入剖析实际情况与乘客需求,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,并稳步推进实施。同时,地铁运营方与乘客间需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,携手共筑地铁良好乘车环境。
城市精细化管理需深入细微之处。地铁“先下后上”,便是考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。地铁运营部门应在高峰时段合理调整车门关闭时间,确保乘客有足够的上下车时间;在重点车站设立引导人员或标识,提醒乘客及时下车或有序上车;更需增强公众参与感,主动收集乘客意见与建议,建立畅通无阻之沟通机制,共同推动“先下后上”的文明公约深入人心。
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力量,其运营秩序维护关乎城市形象与民众出行体验。地铁运营方应秉持以人为本理念,不断优化服务流程、提升服务质量,以实际行动践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要求。
倡导“先下后上”非一日之功,需地铁运营方与乘客共同努力、携手并进。通过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、优化服务流程、提升服务质量等多措并举,方能逐步破解高峰时段地铁乘车难题,让“先下后上”成为城市文明的风景。
新民晚报综合东方网、话匣子
(来源:新民晚报综合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24小时报料热线027-86777777。